產品中心
Product classification探討原子熒光光譜儀實際工作時的“干擾效應”
發布日期:2024-06-28點擊次數:317
原子熒光光譜儀在實際分析中,“干擾效應”可根據其性質和產生的原因分為以下四類:
1.物理干擾
物理干擾是指試樣在轉移、蒸發和原子化過程中,由于試樣任何物理特性的變化而引起的原子吸收強度下降的效應。物理干擾是非選擇性干擾,對試樣各元素的影響基本是相似的。配制與被測試樣相似組成的標準樣品,是消除物理干擾常用的方法。在不知道試樣組成或無法匹配試樣時,可采用標準加入法或稀釋法來減小和消除物理干擾。
2.化學干擾
化學干擾是一種選擇性干擾,是由于液相或氣相中被測元素的原子與干擾物質組分之間形成熱力學更穩定的化合物,從而影響被測元素化合物的解離及其原子化。磷酸根對鈣的干擾,硅、鈦形成難解離的氧化物、鎢、硼、稀土元素等生成難解離的碳化物,從而使有關元素不能有效原子化,都是化學干擾的例子。
消除化學干擾的方法有化學分離、使用高溫火焰、加入釋放劑和保護劑、使用基體改進劑等方法。
3.電離干擾
在高溫下原子電離,使基態原子的濃度減少,引起原子吸收信號降低,此種干擾稱為電離干擾。電離效應隨溫度升高、電離平衡常數增大而增大,隨被測元素濃度增高而減小。加入更易電離的堿金屬元素,可以有效地消除電離干擾。
4.光譜干擾
光譜干擾包括譜線重疊、光譜通帶內存在非吸收線、原子化池內的直流發射、分子吸收、光散射等。當采用銳線光源和交流調制技術時,前三種因素一般可不予考慮,主要考慮分子吸收和光散射的影響,它們是形成光譜背景的主要因素。
- 上一篇:前度分公司鎮江辦公室即將落地
- 下一篇:全民抗疫情